我認為前段工程師和設計師師有著共同點的,只不過對于設計師而言是視覺上的,而前端工程師是面對的代碼。那么在濟南網站建設中,設計師和前端工程師該怎樣配合?
當一個頁面發給前端工程師,在他眼里自動轉化成一堆代碼,就像一個掃描儀器一樣,把它自動掃描成一段段代碼,內容的信息對待就是HTML的結構。比如一個評論區,當沒有設計稿的前提下,可以用HTML語言來定位它的真個結構,因為里面有很多內容是相對固定的,而且都是通用的。好比作者啊,時間啊,評論的內容啊,表單等等。那么其他內容就可以進一步細化,如評論表單還可以拆成更細的對象,如富文本編輯器。這樣將信息對象化之后會發現有大量重復的對象和固定模式可被重用。

如果設計師在設計頁面的時候也是這種思路,基于對信息的理解,先對象化,再針對對象設計。這樣才能本質上實現模塊化設計和開發。好處是一方面能準確表現產品意圖,另一方面可以使開發過程更高效、更優化。
那么在設計師這一塊,具體的思路都能夠搞清楚,然后很具體和清晰的表現在設計稿上,這樣在交接給前段工程師時才能避免很多誤解。所以在設計稿上要很多必要的標注。下面就是一些我總結的:
視覺規格要素:
每個板塊的圖片的尺寸(大小,比例關系)
還有點擊的區域
板塊的劃分
布局規格
字體,字號的大小
顏色(包括漸變顏色,陰影,透明度)
具體對其的地方
首屏線
這些東西對于設計師來講是增加工作量,其實都挺反感的,但是對于前段工程師來講,這樣的配合才能設計出完美的設計。
上一篇: 做到以下兩點,輕松搞定網站配圖難題!
下一篇: 強大的神器!自動摳圖,只需5秒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