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又被送上了熱搜。近日,中科院稱知網暫停中科院對CNKI由于訂購成本高,數據庫的使用權已成為中國科學院資源引進中的巨無霸。2022年4月8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表示,同方知網科技有限公司暫停中國科學院CNKI從現在起,數據庫的使用權,CNKI科技期刊、博士、碩士論文數據庫無法下載。中國科學院停止使用知網數據庫的話題一度出現在知乎熱榜上。真的不需要嗎?

沒有人不知道知網,甚至本科論文寫作也離不開知網系統。所有的提交、指導和檢查都在知網上提交。你敢試試嗎?此外,自翟天臨畢業論文欺詐事件發生以來,知網幾乎進入了大家的視野。當有一天中國科學院和知網停止合作,轉向其他論文平臺時,很難稱之為大新聞。讓我們來看看為什么中國科學院可能會停止使用知網。事實上,知網真的很貴。

根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反饋,自2008年以來,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承擔了全額訂購費,并在全院范圍內開放使用CNKI科技期刊和博士、碩士論文數據庫。知網是怎么做到的?多年來,CNKI憑借其在中國期刊數據庫市場上極具影響力的市場地位,數據庫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續訂價格上漲。2021年,中國科學院集團CNKI數據庫訂購總成本達到1000萬,數據庫的高訂購成本已成為中國科學院集團資源引進的巨頭。知識網絡認為中國科學院已經被抓住了嗎?知識網絡想,你不需要我,你還能用誰?你必須繼續提高我的價格。今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與同方知識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就成本訂購模式進行了積極討論。然而,經過幾輪艱苦的談判,CNKI數據庫仍堅持續訂成本接近1000萬,其給出的集團集團計劃在成員數量、單價和價格方面都非常苛刻。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2021今年年底,《人民日報》發布了一條新聞,稱六所大學在10年內停止使用知識網絡,因為費用太貴了。例如,2012年底,南京師范大學宣布停止使用知識網絡,改為萬方和維普。為此,全國政協委員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建議,建議知識網絡免費開放。但我們都知道,免費的是最昂貴的。一些知乎網民表示,如果知識網絡完全開放,那么知識網絡最終將走向大而不倒的壟斷地位,因為它將使知識網絡的用戶數量飆升到全國超過10億人口的水平,那么真正難以限制知識網絡。真正的解決方案是恢復對知識網絡的所有支持政策,與其他數據庫平臺公平競爭,建立一個真正由國家控制的數據庫平臺。
事實上,知網的收費是不合理的,不是一兩天。此前,89歲的教授一直起訴知網,因為他花錢看論文,并在網上制造了很多噪音。訴訟原告趙德新,89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新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經濟史研究,并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他說,未經本人同意,中國知網擅自轉載。更讓人憤怒的是,知網收到別人的論文,下載時要付費。趙德新教授覺得自己的知識成果沒有得到尊重。2020年8月,他將中國知網告上法庭,起訴其擅自收錄100多篇論文。最后,趙德新全部勝訴,共賠償70多萬元。知網敗訴后,趙教授的論文全部下架,不再收入他的文章。
鑒于中國科學院與知網斷交事件,網上輿論紛紛。很多網友表示,知網憑借近年來的主導平臺,不斷增加各方面的成本,卻不知道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有網友表示,知網免費收錄作者的文章,但作者要付費下載自己的文章。學生論文查重費也高得離譜,各大科研機構負擔不起知網的費用,真的損害了科研的發展。有網友說知網現在真的很貴,太離譜了。窮人現在連知識都配不上嗎?你覺得這個怎么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