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系統主要用于保存數據和程序,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技術能夠完全優化地滿足計算機儲存系統的要求:高速存取、大容量、低成本。因為在存儲器技術中,存在以下的制約關系
存儲器讀寫速率越高,每位的成本也越高;
存儲器容量越大,每位的成本也越低;
存儲器容量越大,讀寫速率越低。
解決這個一難點的方法就是采用多級存儲體系結構
存儲器系統的特征
存儲器系統由分布在計算機各個不同部件的多種存儲設備組成,CPU內部的寄存器,用于CPU的控制存儲器。內部存儲器是可以被處理器直接存取的存儲器,又稱為主存儲器,有時候也簡稱為主存或者內存。外部存儲器需要通過I/O模塊與處理器交換數據,又稱為輔助存儲器,也簡稱為外存。除了正在執行的程序和處理的數據存放在主存儲器外,其他所有信息都保存在輔助存儲器中。當需要時再從輔助存儲器調入主存。
為了提高性能,彌補CPU處理速度和內存存取速度之間的差異,設置了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其容量小但速度快,喂魚CPU和主存儲器之間,用于存放CPU正在執行的程序段和所需數據。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計算機采用多級存儲體系的目的在于能夠獲得盡可能高的存取速率,同時保持較低的成本。
存儲器的分類
存儲器的分類方法有很多
按照存儲器的位置,可以分為內存和外存
按照存儲器的材料,可以分為磁存儲器、半導體存儲器、光存儲器
按照存儲器的工作方式,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
按照存儲器的訪問方式,可以分為按地址訪問的存儲器和按內容訪問的存儲器
按照存儲器的尋址方式,可以分為隨機存儲器,順序存儲器和直接存儲器

上一篇: Mysql觸發器
下一篇: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



